不當的顏色管理可能導致:
品牌形象受損(標準色偏差>5時,消費者識別度下降40%)
重印成本激增(平均每次色彩修正增加費用)
跨媒介不一致(網站、印刷品、大圖輸出呈現三種不同顏色)
本文將揭露設計師與輸出中心不輕易外傳的顏色控制技術,涵蓋設計軟體設定、材質色彩補償、現場驗收標準三大關鍵階段!
| 情境 | 推薦模式 | 設定要點 |
|---|---|---|
| 最終輸出 | CMYK | 選擇正確的描述檔(如Japan Color 2001 Coated) |
| 螢幕預覽 | RGB | 使用廣色域顯示器(Adobe RGB 98%+) |
| 特殊色 | Pantone | 提供實體色票編號+數值轉換公式 |
輸出中心標準:要求提供ICC profile
常用描述檔:
Coated:光面材質(背膠PP/相紙)
Uncoated:非塗布材質(帆布/牛皮紙)
Newsprint:高吸墨材質(網格布)
純文字黑:C0 M0 Y0 K100
深色底黑:C50 M50 Y50 K100(防透白)
漸層黑:避免四色黑總值>280%(防止溢墨)
| 材質 | 色偏傾向 | 補償建議 |
|---|---|---|
| 背膠PP | 洋紅+5% | 預先減M值 |
| 藝術帆布 | 黃色飽和度下降 | Y+8% |
| 透明貼 | 青色顯弱 | C+10% |
| 燈箱布 | 整體變亮 | 濃度+15% |
| 光源類型 | 色溫 | 調整方向 |
|---|---|---|
| 鹵素燈 | 3200K | 減黃(Y-5%) |
| 日光燈 | 4000K | 加青(C+3%) |
| LED白光 | 6500K | 減洋紅(M-3%) |
| 膜類型 | 色彩影響 | 設計補償 |
|---|---|---|
| 亮膜 | 飽和度+10% | 預降飽和度 |
| 霧膜 | 對比度-15% | 預增對比 |
| 防刮膜 | 色相偏暖 | 預冷色調 |
編輯>顏色設定
工作空間CMYK
自訂CMYK描述檔
轉換選項:相對比色
檔案建立時選擇「印刷」預設
使用「重新連結描述檔」更新輸出中心最新ICC
特效>文件柵格效果設定:300ppi+「使用文件描述檔」
AE動畫輸出:渲染時選擇「TIFF序列+嵌入描述檔」
3D渲染圖:使用ACEScg色彩空間轉換
PDF交付:包含輸出意圖(Output Intent)
確認黑色使用規範
檢查Pantone色是否正確轉換
模擬目標材質色偏(View>校樣設定)
輸出1:1測試條(包含漸層與膚色)
| 工具類型 | 準確度 | 成本 |
|---|---|---|
| 螢幕軟打樣 | <3 | 低 |
| 噴墨打樣機 | <2 | 中 |
重點區域:
品牌標誌(ΔE<3)
人物膚色(ΔE<4)
漸層(無明顯階梯)
拍攝現場環境照(含色卡)
使用Photoshop「匹配顏色」功能
輸出修正曲線檔給輸出中心
偏黃問題:改用藍灰色調覆膜
飽和不足:局部UV上光強化
英得利提供:
材質色彩樣本:多種材質輸出效果
現場校色服務:到場檢測
📌
➔ 色彩諮詢:02-2900-8855